岭南盆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878|回复: 82

被拔光光的松(观展系列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3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次古镇之行,既欣赏了高规格的盆展,又参与了论坛盆友的聚会,不亦乐乎!期间,拍了一些照片,现整理了一下,挑部分分别发上论坛,算是一次总结。
    在展厅门口,摆了一批盆景,其中有一棵山松,挺招人眼球,不是因为型靓,而是被拔光光的身;大家知道,“脱衣换锦”是岭南盆景的一大技法,尤其是对杂木盆景,更是很好的表现形式;但对于山松来说,大家往往会告诫,千万不要拔光松针,不然该树必死。因此,对于山松的处理,往往是先“换锦”,再“脱旧衣”。但该盆作品,几乎不见针叶,与杂木盆景相似(有图为证) IMG_4358.JPG         
       我相信,艺高人胆大,在这样的场合,敢如此处理,一定有其道理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如果作者是论坛的网友,或者论坛有这样的高人,恳请不吝指教,让大伙长长知识!在此,我先抛抛砖,望能引来真知灼见。晚宴席间,我跟曹叔(艺海同道)交流了此树,我们之间有三点看法相当一致,不妨说来让大家议议:一、佩服树主的胆量,承认自己没有这样操作过;二、估计还是有了芽头的基础上,再把针拔去,猜测是展出前一两天才拔的;三、日后管理是难点,看芽点(有图为证) IMG_4359.JPG ,要爆针的话,估计要两周至四周时间,光照与水如何控制是成活的关键。
     初学者,不主张按此操作,有志者,鼓励积累经验,传授经验。很遗憾,没有拍到该松树的全身照,有哪位盆友拍到的,请给补上。在此送上一张大雀图(与该松树放在同一区间) IMG_4357.JPG

点评

该松树的全身照我给补上!  发表于 2013-10-3 16:07
发表于 2013-10-3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使出真功夫,方为大师父。曾几何时,我都有见过系韶关个边的盆友。我自已也曾试过,时间糸立春后试的。松树没问题。好像这盆作品在这段时间脱没试过。真佩服。种松树的高手

点评

伟仔得闲吹鸡集合,组织一起到宝地学习下先得!!  发表于 2013-10-3 12:32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3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这棵是马尾山松还是黑松?

点评

这棵是本地山松,如无记错,原作应是叶老师的,几个月前才嫁到古镇大户人家了。  发表于 2013-10-3 21: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3 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广西  徐伟华 这棵大雀梅无比喜欢令我血脉喷张。。。。。。! 太大了受不了呐。。。。。!
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235455m2ng2w8xm638wkdw_jpg_thumb.jpg

点评

这棵雀好眼熟  发表于 2013-10-6 23:19
树就不算大,但养得此枝爪的确了得,大树养枝时间要很长,我有一棵大雀是06年底下山,枝已抽得2.7公分粗还接不上,太难了,确实佩服徐大师了。  发表于 2013-10-6 12:39
据息,这两棵大雀几经周折左转右转,现在落户古镇绿博园蔡生盆景园内了,昨天还见。  发表于 2013-10-3 21:12
就放在拍卖场的地上,左边还有一棵也是他的,听说已经易了主。  发表于 2013-10-3 20:05
配服矮版!见图讲出主人名.  发表于 2013-10-3 06: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3 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手高手高高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3 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艺海同道 于 2013-10-3 09:50 编辑

补图
照片 008.jpg
2013大雀梅1.jpg
2013大雀梅2.jpg

点评

多谢曹叔补图。  发表于 2013-10-3 21:12
松树有如此枝爪,实在罕见呵,多谢曹兄图片.  发表于 2013-10-3 06: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3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javascript:;
131103vsvejxb7sxfbwkwf.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3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3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高手好功底.很给引眼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3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3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学习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3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都想知道此时拔光松针的作用!
左思右想,此松拔针前所逼蓄芽头不是那么壮,其实很弱,可想而知此松留针叶也不见得生机勃发...
观察所有每一细节,此举所起的作用,应该是作者心中焦急想将芽头扶旺,就此树而言,与其它作用基本上没关系。不过,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因展厅内没有日照...
当然作者另有所图,这也是作者的主要目的,在展台上以标新立异将松树也脱衣换锦,作者此作为倒不知道已经完全违背了松树的自然生长规律,想彰显的内容已经失去永恒营力...

点评

这棵不是参展作品,是拍卖区商品,这次拍卖会搞成水了。原先他是剪叶剪枝逼芽的,见芽逼出但剪了叶的松针流杨不好看,他就将松针叶拔掉了感觉好看些,他也懂控水,或许是在搞试验吧。  发表于 2013-10-3 21: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3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老方同志精细观察事物和分析能力,我虽无能,也参加交流一下学习心得。
觉得山松迫芽脱针叶并不神秘,也无须过份担心有大风险,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有经验。我是这样做的:松树本身要健康壮旺,这是关键,剪枝追芽预留5对针叶左右,迫出的芽松针放绿后,才逐步把老针叶剪去,(留一cm叶脚加强光合作用,不是拔去,如参展,可剪短D,只保留胡须脚),修剪后的松树绝不施肥,并控水。经过多次操作,无一失败。
只是一点经验,希望大家指正。

点评

碧叔无私精神可嘉可敬,宝贵经验收藏了谢谢  发表于 2013-10-4 15:22
向碧叔学习了!  发表于 2013-10-4 01:19
经验之谈,有理有据,学习。  发表于 2013-10-3 21:16
多谢碧叔中肯、实在、无私的宝贵经验!  发表于 2013-10-3 20: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3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3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艺高人胆大。。。。。。。。。。。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3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3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宗伯 于 2013-10-5 11:49 编辑

他本人对松桩比较熟,加上有松芽,保养也到位。个人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3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3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吃螃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3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3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3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观察入微,值得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3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艺高人胆大加上有松牙,保养也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3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功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3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实就是这样,本人用此方法作缩短松针试验是9年前的事,萌生此想法来自于杂树常摘叶为逼叶变小延变而来,获得了一些对短针有关的基本片面的了解。由于在进入实践阶段是本人刚玩盆景2年,这方法对须要速长的松桩很不妥,无疑只是起到抑制生长的反作用,因此停下来实验几年。隔至去年3月,才将几盆快进入成熟素材再作前期的接续实验,当月分别在<<岭南盆景论坛>>和<<盆景新天地论坛>>上帖发表,09年在<<盆景新天地论坛>>帖子也提及此基本法。在去年本人发表前,有谁在书籍及媒体介绍过就不得而知。这里并非为争个什么先后,只是早在去年3月已经出现的事情,今天再现论坛,试问,有谁还想得起偶呢!
IMG_8216.JPG
图片储存仅这一张,上面有日期。

点评

yqp
果然是高人····!!  发表于 2013-10-8 21:18
玩松高人,记得是你早有此玩法。  发表于 2013-10-8 11:10
老师傅  发表于 2013-10-6 22:16
系你了,看到你的松照我记得起了。系去年我有看过这照片。脱衣换锦松最有印象。因为,我对松都情有独钟。我还防校兄的松照。今年立春后试过,将松针脱光,只留松枣。一个礼拜左右,松树己标枣发新芽。多谢兄赐教。  发表于 2013-10-3 23: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岭南盆景网(广东省盆景协会主办) ( 粤ICP备14059233号 )

GMT+8, 2025-7-7 11: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