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盆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479|回复: 71

寄广西盆协一篇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20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廖志明 于 2015-2-21 00:09 编辑

此文于去年12月初
探索盆景创作与个性取向,创新求变推动盆景艺术发展。
    进入探讨前,笔者先谈谈对盆景艺术的一些认知和理解。以中国盆景艺术大派来说,这门艺术与本民族传统.民族文化渊源紧密相联,这项产物在发展史上也源远流长。是从艺者借以树木造型的艺术形式抒发情感,传递思想,在意识形态中流露芳思的寄托是这门艺术的核心。这门艺术的根源和核心是属于固有的,永远长存而不容改变,这特征也经过千百年历史考验见证。如将本质固有的也改变,那就有违这门艺术的初衷。把一些外来的艺术审美意识取而代之,为猎奇而达到标新立异,使本民族性艺术产生质变,这便属于本末倒置。
本文所提出的创新求变乃指造型形式,在根源和核心基础不变前提下作必然的创新,符合人类发展日新月异的审美要求,奇思妙想别出心裁 ;以形式的不断改变创作,迎合广大爱好者的同质异构须要,高雅另类 ,追求新鲜事物感觉而推陈出新。形式在没有违背自然客观事物规律的基础上大胆创造,与时俱进 。“艺术作品务求表现出‘自然神韵、活泼的节奏、飞扬的动势、写意的效果’ 。在深化单体造型的基础上‘走树石、丛林、组合多变之路。’”(贺淦荪) 。形态的静止是相对的,形态的变化是绝对的。创作者应当从不同事物发展中探索追求,从不同角度变化获取灵感,总结经验推动创新。
盆景艺术是一门高等艺术,盆景创作者对大自然的树木要有深切的认识和了解,准确把握树木的个性特征,以敏锐的目光审视大自然真奇与美中不足,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化象意入景,化腐朽为神奇的系列式艺术构思,吸取其精髓部分于盆景制作中,缩龙成寸、浓缩精华。掌握树木栽培的综合性特殊技艺知识,盆景制作要以美学法则,哲学理论为指导,师法自然。对自然这个定义大家应该有正确的理解。“自然式盆景是艺术形式的自然、感情趣味的自然,是对自然的亲和、顺应和创造,用艺术的表现形式来还原自然,也即是人化了的自然”。在盆景制作的过程中,根据树势构图立意,一盆盆景能否取正树势和角度是走向成功的关键。“因势利导、因材施艺、形随意定、景随情出”(贺淦荪) 。枝托布局,也应该根据主杆这条中枢神经主脉线的方向来助势、托势,制作出各式各样优美动人的盆景。一位优秀的盆景创作者不但要具备闲熟的各种制作技能,而且要有丰富的思想情感和想象力,同时摆脱空洞浮泛,无思想内容,华而不实的标新立异。“在盆景艺术创作中要运用画家的手法,诗人的情感,雕塑家的技巧和设计师的思维来观察自然,描绘自然,塑造自然” (许德恭)。盆景艺术作品不但要形式美、形态美,更要内涵美、意境美。造景生情是前因,沿着情理的延伸而寓情于景是后果,去追求形与神、景与情的高度融洽所产生的立体艺术形象。“艺术是抒情的,都必须表现心灵上的感触,表现种种不易明状的飘来忽去的心境”( 朱光替) 。
时代在进步发展,艺术创作者的审美思维也在不断改变,盆景艺术就必须创新;在吸收传统技法的同时,赋予有建树性新思想,新创作思路,注入时代的气息、体验时代的精神,以民族性的特色制作出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迈进广阔宽深的自由创作空间。避免陈规陋习迂腐没落的思维绑架着发展方向与创新途径。各种技法运用应根据形态的需要来巧妙运用,而不是模式化的照搬,抄袭滥用。新颖、奇独的技法创新,应通过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思辨理性,既能创新,也合情合理。艺术创作者应该以表达思想情感为目的,“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艺术素质,心俗眼必俗,品高艺自高”。充分运用具有生机勃发的物象形式,来表达生活中最常见的都是本质性的内在美,用那感情之弦弹凑出美妙动人的情调;形式创作要生动鲜明、内涵含蓄、富有天趣、充满神韵的艺术作品。在有限的景物中赋予无限,丰富,深广的艺术含量,以精湛的技艺来达到扩大作品的渲染力。
中国盆景艺术积累着大量有关技术研究的宝贵财富,延伸出各门各派,独特技法异彩纷呈。在同一树桩内,有着各式各样的制作方法,随着各人的观点不同,构思立意有着很大的区别。因为盆景制作是以客观因素为基础、主观因素作主导,是一种较为自我的表现,从而延伸为个性化的特征。由此,在鉴别欣赏评论盆景时,评鉴者应遵从创作者的构思立意、顺着盆景内容的引导、审视形式的结构是否与之相符合;在艺术作品中,作者能否较准确地表达一些高层面的精神性内涵来衡量高下,而不应该以个人的喜好来加以评定。
    以上铺垫,引出笔者这些年从事盆艺制作涉及到的桩材,就以山松为主题,拿几件素材的创作历程作切入点剖析。
    素材1,此桩材05年11月购买,根径18公分,原桩分两杆,因大分杆硬直而截去,留用副杆,现在比原来长粗5公分。下跌杆由原来1.5公分枝蓄长而成,现在已经超过8公分,由于当初没有留存图片纪录意识,图片只有从08年底开始,这一讲就从存留图片后开始。
DSCN3147.JPG
. IMG_2356.JPG
IMG_2362.JPG
照片 053.jpg
20090609_27a8c83af5bcf1b8203aIseq13IzKcnv[1].jpg
          赋予立意构思及制作过程
作品名题<零碎山河颠倒松>。盆景艺术是以夸张.比拟等写意手法描绘,没有恰当的夸张与抽象概念,而临慕照搬自然,那是写实。本意描绘在奇峰突兀崖壁上的倒挂松,生长于峭壁重心往下悬。根据桩材基础主杆强烈扭转以及立身向势为中心,着眼后期延续伸展如何将主脉在千回万转中夸展腾挪开来,让线条跌宕起伏加大韵律跳动,符合美学透视聚瞧原理,尽使画面美感充溢。此素材也可多种选择造型路向,如倒挂抬头.抱盆揽月式等。以现状基础造型则应按个人点题构思选择,根杆几弯曲向上,但由于遇阻力重重然取急转悬泻。松鳞肌理斑驳见苍古沉稳,气韵流向清晰,骨感坚韧与刚柔遒劲,线条冲击强烈,整体美感虽垂下而不失态,灵动洒脱,体味出暗里漩涡的张力,这是画跋里的纯粹。个性体现于构思集直曲杆.横飘.悬崖三位于一体,悬姿雄浑峻峭,咬定青山不放松那种顽强态势和气节。技法较为夸张,构造有些出格,为阐释感知感性,重点突出下悬部分跌宕万势。
    素材2,此素材记录也是从08年开始,原主杆是极普通桩,之前曾作多处拿弯。后来亦在不断调整与蓄剪。作品名题<鹏风翱翔>
DSCN3159.JPG
照片 054.jpg
IMG_2970.JPG
素材3,此素材06年购买,原桩主已经培植近10年,培植10年用截杆蓄枝才得第一托枝回根方向的二节杆,而且还未过渡。没有当时的图片,08年拍的图片又丢失,只有从09年初图片开始。作品名题<劲松衡韵>
1413563rvkrohv3g2gzqto.jpg
IMG_2944.JPG
此松这几年生长势一年比一年慢,于是2011年初作换土处理,去掉部分泥土发现主根还保留着,而且很深。作出计划改变,先换去半边土球,截去主根,年底再将另一半土球换去。

    素材4,这素材是2010年初购买,就此桩材而论,天然半身枯萎残缺,在枯面部分深入加工细作,制作过程也适当修饰生机部分水线,使疆硬边水线突显流畅美观,彰显岁月沧桑增添艺术观感。此举是否符合化腐朽为神奇呢?尤其更为重要的---这是否就是艺术生命!
也许此举也会令人看作残忍,人人都有悲悯怜惜爱心,此属人之常情,草木也是生命,盆景从艺者是应有愽大的爱心。不过,此素材本已经高残,这点请大家分辩清楚,这并非刻意摧残。
此构造侧重体现枯露风骨及枯枝的负面性,利用这沧桑痕迹展示生命在磨难及矛盾困扰中获得延伸而更生,使用此工艺都是为了衬托突出渴求生机面的强烈欲望,彰显生命是那样顽强,加大了艺术的渲染力度,冲击眼球而沁人心脾。间接启迪与激发观赏者从中感悟到生命之旅在逆境中应学会淡定及从容,从这精神气质获得的感受及多感受又是那么意义深远。
对于含着金锁匙出世生活在无忧无虑的幸福人儿,对此种表现形式的深层寓意确实很难理解,视作残忍也是情理之中。人在顺境中春风得意,对于这些沧桑岁月不假顾及,憧憬完善美好也是世人富于想象的理想追求。但现实生活当中幸运儿那是少数,经历磨难与挫折大多数都会遇到属客观存在,这并非是无病呻吟!懂得在逆境中生存随遇而安,千锤百炼蓄势厚积,这是为人处世的淡定沉着与敢于迎难而上,更体现人生价值观,朋友,努力拼搏以及抱着坚忍不拔的人生态度,总会待到美好的春天,希望曙光就在前头!
作品名题<傲骨凌霄>
   照片 431.jpg
照片 435.jpg
照片 436.jpg
照片 437.jpg
照片 520.jpg
照片 1223.jpg
IMG_2819.JPG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50 金钱 +50 贡献 +50 收起 理由
三尖杉 + 10 + 10 + 10 很给力!
绽放的生命 + 10 + 10 + 10 很给力!
大肚腩 + 10 + 10 + 10 赞一个!
我爱文人树 + 10 + 10 + 10 喜欢廖老师的作品,不管对错,就拿这份敢于.
松涛依旧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2-20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20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造形个性取向,关键要把想表达的那些意向使形式更感人。艺术创作高端无定法,我不在法,法由我出。盆景艺术,我们追求舞动的线条不但要体现韵律美,更要体验出这一脉生命本源的意味。就图论图,现对这些素材情趣构思小析,倾情打造寄物传情,彰显中国艺术心生境界。
最后以此素材结束此次叙述,作品还未成熟,陋作名题<沉郁潜流>。
IMG_2824.JPG
此构图主杆出土后,气势高扬直上突然收摄,以顿挫回环转折,枝托组合在排荡气势里透露着自持。结构上下大开合与收放自如,从线条美学角度解释为张驰涩转,此阵势属从千回万转后倒折出来的力道,蕴藏深沉厚雄的气韵。先有起势激昂直奔天际的情怀,后顿悟孤芳自赏的落寞,在错落中包含着在忧伤中突围而显淡定的情愫--"修心是为了放下"。整体格调交织在从容不迫与沉着痛快,飘下部分似有仙界偶尔下凡燕舞飞花的逸韵,达出隐逸者清静的心境。不知看官是否觉得风格别致.情韵和美吗?
构图内涵流露只可意会,说白了就没舍深邃意境可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0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0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0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作构思奇妙,养护修剪一流,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xb701 于 2015-2-21 07:49 编辑

有想法  有理论 有实践。兄是高手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松盆景艺术立意构思奇妙,创作过程大胆探索创新,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养护修剪一流,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廖老师是真正在盆中做学问的大家.   如此深入浅出的经典性论文佳作和精湛的创作技艺,必定会在盆景界占一席之地.更能给后学者带来无穷受益 谢谢老师!!!虔诚地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欣赏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琢磨全文,沉郁潜流,无语 致谢廖兄无私奉献 :为民族立生命,为万世开太平,是我们所有人重要的成就和共同的光荣!新年共勉,再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技法,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零碎山河)不符合国情,祖国强盛松鞠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廖老师,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廖老师无私奉献!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你真好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21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21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21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21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柳子 发表于 2015-2-20 23:3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作构思奇妙,养护修剪一流,学习了。

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21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wxb701 发表于 2015-2-21 07:47
有想法  有理论 有实践。兄是高手 。

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岭南盆景网(广东省盆景协会主办) ( 粤ICP备14059233号 )

GMT+8, 2025-7-31 05: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