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盆景艺术家协会建会30周年暨广西盆景精品展举行
广西 黄昊 文/摄
2015年11月13日,广西盆景艺术家协会建会30周年暨广西盆景精品展在南宁市广西林科院银林山庄隆重举行。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团队、广东省盆协团队、云南盆景赏石协会团队、岭南盆景网代表、紫砂盆艺团队、采购团队等及广西盆协会员近500人出席开幕式,众嘉宾欢庆一堂。
盆景精品展的展场设在广西药用植物园中医药文化广场,展期3天,共展出作品360盆,评出金奖37盆,银奖74盆,铜奖106盆。设奖面宽,意在加大鼓励面并调动广大会员积极性,推进盆景事业的发展。本次展览聘请盆景艺术大师谢克英、彭盛材、刘传刚组成评委会核心,又聘请和太平、陈建国两位从事风景园林科研教学的大学教授共同组成评委会,并由广西盆协的毛竹、罗传忠两位常务副会长作监委,本省的盆景大师、专家未参与评比,避开了熟人奖、人情奖、照顾奖的嫌疑。作品采用打分制,这样评出的结果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符合广大会员利益,真正体现了靠作品本身评奖的正能量。
广西盆景艺术家协会的前身是“广西花卉盆景协会”。协会成立的第一届理事会,自治区建设厅厅长马钰喆任会长,区乡镇企业局财务处处长施公亮任秘书长。那时政府对盆景非常重视,盆景队伍纯洁,官玩、民玩都是娱乐,自治区主席韦纯束任名誉会长,副主席李英丹、贺亦然、袁风兰等任名誉副会长,这届理事会,提出“美化八桂大地,让盆景进入千家万户”的口号,导向明确,为广西盆景的发展定了基调。
1986年,对广西盆景人来说是永载史册的一年。国务院副总理陈慕华在区党委书记陈辉光陪同下参观了当时的小型盆景展,数量仅100盆。雷从军的榕树作品《故乡魂》让她非常欣赏。对于广西盆景,她指出:“广西盆景资源相当丰富,要探索一条从资源优势转化成产品优势的发展道路。广西盆景水平不低,要抓普及,多办展览,不断提高艺术水平,推进花卉盆景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多年过去了,陈副总理对广西盆景人寄予的厚望已变为现实。现在,广西盆景技艺水平不断提高,在全国大展中斩获不少奖牌,资源优势已转变为产业优势,北海的罗汉松产业基地已超过二万亩,销售遍及全国各地;梧州的山松种植历史悠久,早期主要供给广东,现已销往全国;南宁、北海、柳州、钦州等地的杂木盆景、桂林的山水盆景等都显示出独特的优势。从盆景文化底蕴到盆景技艺的普及,从资源优势到产业优势,广西都具备了构建盆景大省、进军盆景强省的条件。当然,路还很远,这恰好是我们快马加鞭的动力。
三十年的风雨兼程,我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从未停止过奋斗的脚步。
【本文相关史料来自2015年第一期《广西盆景艺术》报覃超华的《寻找曾经的记忆,感受以往的情怀》一文】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