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无声的诗 于 2013-5-15 13:47 编辑
石朴
•科名: 榆科(Ulmaceae)朴属(Celtis) •别名: 台湾朴树、石朴树、石博 •原产地: 台湾特有种,亦分布於中国大陆及琉球。
‧中文名稱: 石朴 ‧英文名稱: Taiwan Hackberry
‧學名: Celtis formosana Hayata
‧科名: 榆科(Ulmaceae)朴屬(Celtis)
‧別名: 臺灣朴樹、石朴樹、石博
‧原產地: 臺灣特有種,亦分布於中國大陸及琉球。
‧分佈: 生長於台灣全島低海拔闊葉林中或次森林中。
‧用途: 1.日常用途:木材堅硬耐燃,是上好的材薪;枝條彎曲富變化,樹冠開展寬闊,臺灣朴樹是夏天的綠洋傘,朴樹下便是遮蔭納涼的好去處。2.食用:核果長橢圓形,成熟時為橙黃色,可食。3.蝴蝶的幼蟲食草:本種為豹紋蝶的幼蟲食草。4.製作器具用:木材質地堅硬強韌,多被用來製作器具,恆春地區用其木材製成舂臼及搗杵。5.藥用:參見朴樹
‧莖: 樹皮呈灰白色,幹皮幾乎不開裂,具脫落性之圓形痂狀凸起,枝條彎曲富變化,樹冠開展寬闊;當年生的小枝疏生短柔毛,或幾近光滑,毛不久後脫落。
‧葉: 單葉,互生,托葉早落;葉片紙質,3 出脈,葉上表面光滑,翠綠色,下表面幾近光滑,銀綠色,僅葉脈上具極疏之伏毛,長卵形,長約 7 公分,寬約 3.3 公分,全緣或細齒緣,稀粗鋸齒緣,先端呈銳尖至尾尖(當年生小枝基部者除外),基部明顯歪斜。
‧花: 花雜性同株,雄花簇生,雌花單生;花葉同時開放,花為淡黃色,常 1~3 朵著生於當年枝條的葉腋。萼片 4~5 枚;無花瓣;雄蕊 4~5 枚,與萼片對生;雌蕊子房上位。
‧果實: 果成熟於秋季但常遺留到落葉後。核果卵形而具堅實外皮,徑約 0.6~0.7 公分,呈綠色,成熟時橙黃色,可食,梗長約 1 公分。
‧特性: 落葉喬木;幹皮幾乎不開裂,具脫落性之圓形痂狀凸起;當年生的小枝疏生短柔毛,或幾近光滑,毛不久後脫落。單葉,互生,托葉早落;葉片紙質,3 出脈,葉上表面光滑,翠綠色,下表面幾近光滑,銀綠色,僅葉脈上具極疏之伏毛,長卵形,長約 7 公分,寬約 3.3 公分,全緣或細齒緣,稀粗鋸齒緣,先端呈銳尖至尾尖(當年生小枝基部者除外),基部明顯歪斜。花雜性同株,雄花簇生,雌花單生;花與葉同開,果成熟於秋季但常遺留到落葉後。萼片 4~5 枚;無花瓣;雄蕊 4~5 枚,與萼片對生;雌蕊子房上位。核果卵形而具堅實外皮,成熟時橙黃色,可食,梗長約 1 公分。本種與沙朴很像,惟其幾近光滑之葉面、銳尖至尾尖之葉先端可與之區別。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朴樹 92年10月163頁 (參考)
‧拍攝地點: 后里鄉泰安村如光山寺路旁。(96年10月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