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盆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中庸之道

依稀印象系列岭南水旱盆景之《烟雨锁清秋》创作解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24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肖生又一力作再现,欣赏学习了。

点评

多谢王生支持  发表于 2013-9-24 20: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24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斐斐老弟 发表于 2013-9-24 00:20
楼主的设计不错。只是按楼主的考虑,命题中的锁是关键,感觉江河万里但开阔不够,关山隔绝但峭壁不险,似乎 ...

多谢老弟站长关注.本作品的立意、、构思是在大约十年前读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时联想的一幅景象,但一时未有创作之灵感,搁置十余年,早些天着手构思布局,直到"天兔"来袭.灵感顿现.随即成景.
本作品的布局是根据《过小孤山大孤山》所刻画描绘而成.当时情景是乘舟逆水而上进川,所以作品表现的景物是江河的半边及对岸.难以全部表现,只能取其意了.
原文:"八月一日,过烽火矶。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 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庙祝云,山有栖鹘甚多。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24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兵 发表于 2013-9-24 09:58
烟雨应是春季的事,与清秋搭不上界。浅见。

多谢关注.烟雨一词并非独指春天,四季皆可引用......
先生曾否读过《说岳全传》,第七十二回有过这段话,或许有所帮助:"行走一余里,皆是一片荒郊野地,烟雨霏霏,好像深秋时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24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庸之道 于 2013-9-25 10:36 编辑
听桐 发表于 2013-9-24 00:35
中庸兄造景功力及寓情水平皆属深厚,向你学习,作品命题用一锁字点睛更见作者借景寓情之功力,然作品命题《 ...


多谢听桐兄关注.你的国学如此之渊博,我今天算是学习了,并受益了.
关于你提及本作品题名《烟雨锁清秋》中的烟雨二字,我想谈下我个人见解及引证一下,并讨论之.
1、在岭南地区,自然界的烟雨一年四季皆可现,只要雨后放晴则可见也,那怕隆冬时也一样.所以"烟雨"与"清秋"并无冲突.正如我回24楼的一段话,《说岳全传》第七十二回:......"烟雨霏霏,好像深秋时候".
2、《八声甘州》里柳永对雨水和秋的解读:"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以上两点,虽无突出与"锁"有关,但解读雨水与秋景关系.
3、当代文学家陈大运先生曾为某大学校园提过一首词,解读了烟雨、锁、清秋的关系.其中二句为:"海棠亭畔疏影斜,烟雨潇湘锁清秋"
多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4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听了你的解述有了一点认同,不过看着作品我尽量往烟雨和秋天去想,还是没有感觉。想到锁就想到了这个盆

点评

盆不过是一个载体,只要盆体颜色与主题意境、构思无太大冲突就可用,关健是作品的表现形式是为点题服务,亦就是意境.  发表于 2013-9-24 23: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5 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廖志明 于 2013-9-25 02:37 编辑
廖志明 发表于 2013-9-23 21:22
来学习,同时煽情一下。


肖生这件作品,按大纲内容,在大自然,深秋烟水锁景现象时有出现。雾笼寒江,雨后清气上升,形成云雾在山体和上方盘桓。
个人观感,树木大小和布置非常到位,几棵树朩苍古奇特,老气橫秋,营造出深秋景色,描绘了一幅萧瑟苍凉的意境。景点石构成,恕直言,制作过于突出局部山体细景处,形成整体积石太满而见些许乱,整体表现力不够,使艺术观感失点分数。说心那句,以树木为主要元素的水旱景,若要展示壁立千仞. 江山万里的雄伟奇特气势,按此图中构筑的写景比例,实难做到随心意。
愚小改构图岸边石排布,作移景移情于平缓清溪谷涧湖畔,此景已非彼景,内涵也有别出。
改作后名题中所谓'锁'者,指受寂寞深锁,串联主题因'锁困'而萌生离愁相思苦。<<烟雨锁清秋>>,运用时间夸越,由绵绵烟雨的春季到秋风萧瑟冷冬的两层层面渲染。季节更替意味着岁月流逝,被一个'锁'字,年华成虚度。由环境与时间推移变化(外景),延伸转移至人物心理郁勃意绪(内景),借客观景物自然现象来烘托.反衬人物主观感情的流露手法,这正是突显盆景艺术作品为了深化內容的感人之处。庭院深深深几许,景中有情,情中有景,以虚实交替相融,使内涵含蓄蕴藉。尤其是将点缀那人物也锁在后面树林中间,更起伤春怀人之情的那种情感流露描画得婉曲幽深,耐人寻味。尽可能做到让画面浑然天成,画面的意境,诉说较完整的一个动人故事。

一觉醒来,醉意未过,酒话连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5 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廖志明 于 2013-9-25 03:57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5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精品,欣赏

点评

多谢关注  发表于 2013-9-25 09: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5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文学博大精深,于景物之理解自有不同处,理解中庸兄所感及所表达之意,向你学习

点评

我向你听桐兄学习、致敬。  发表于 2013-9-25 16: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5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5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意境很美!

点评

多谢了  发表于 2013-9-25 20: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5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5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锁清秋】作品,已是很好的了,不过清秋二字没有表现出来、、、、、、。因为艺无止境,难!

点评

首先多谢的关注,对于清秋的表现,有直观的(脱衣换锦),有抽象的(景中潇瑟的埸景),但关健是观者在观景时的心情效果.  发表于 2013-9-25 22: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5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命名不去想太复杂,关键是作品出来的效果。

点评

多谢诗版的意见,去研讨下亦好,因为研讨下总要去翻回书,又等于学习多一回.呵呵.多谢了.  发表于 2013-9-25 22: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25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廖志明 发表于 2013-9-25 01:55
肖生这件作品,按大纲内容,在大自然,深秋烟水锁景现象时有出现。雾笼寒江,雨后清气上升,形成云雾在 ...

      首先多谢廖生的解读和评点,我相信廖生亦看了上几楼我作的回复,本作品创作构思来源于读陆游的《过小孤山大孤山》有感而作,基本属于写实作品范畴.
      关于你讲到'积石过满兼有些乱和整体表现不够'的问题.原文是这样的"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
      你又讲到'愚小改构图岸边石排布,作移景移情于平缓清溪谷涧湖畔,此景已非彼景,内涵也有别出。'这句话是真的,但这景已不是《过小孤山大孤山》有感的《烟雨锁清秋》.这只能是另一版本的《烟雨锁清秋》了.因为《过小孤山大孤山》的景是指物,"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而廖生你指的是人的内心"季节更替意味着岁月流逝,被一个'锁'字,年华成虚度"

       总之,我题这盆作品的点题已有点潇瑟之意,略带灰调.如果经你这一改,真可能催人心酸,到是烟雨锁住的并不是清秋,有可能是你、我、他了,太煽情了.有点象40年代张恨水作品的味道.


呵呵呵呵呵.

点评

如果立一望夫石,这意景及内函是否会有另一感受呢?或者这是后学画蛇添足又或风马牛不相及?  发表于 2013-9-26 23: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5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名字起得太隆重了,所以有争议干脆改回‘嘢趣’然后放几匹马配件可能更易接受

点评

有道理,放八匹马,仿效赵庆泉先生的《八骏图》.嘻嘻.  发表于 2013-9-25 23: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6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听桐 发表于 2013-9-24 00:35
中庸兄造景功力及寓情水平皆属深厚,向你学习,作品命题用一锁字点睛更见作者借景寓情之功力,然作品命题《 ...

听桐版好学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岭南盆景网(广东省盆景协会主办) ( 粤ICP备14059233号 )

GMT+8, 2025-7-11 06: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