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盆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中庸之道

依稀印象系列盆景之《牧耕图》创作解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12 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盆友闲聊(^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2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山人 发表于 2013-10-10 11:49
中山聚会见到中庸兄了,印象深刻,感觉本人与网名很贴切,一个很有修养的前辈!

“锯王”好象是江门那边的前辈,我个人不太认识。有知道的朋友说说啊!

点评

多谢山人兄。  发表于 2013-10-12 11: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2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自然缩小版。可以拿来做拍电影的场景了。

点评

哈哈,多谢了,你约好编导吧。  发表于 2013-10-12 17: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2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一佳作!百看不厌有点夸张我确实睇了不下10次。

点评

首先多谢关注,你确是有心人了。  发表于 2013-10-12 17: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2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中庸兄的作品感觉很舒服,给人如亲历其景的感觉,特别是前后二座小山更拟实景的宿映,细看能勾起人们的联想确实值得学习。如在用盘方面能再作思考可能更上一层楼

点评

多谢老世兄关注,你的赞赏是我最大的动力。  发表于 2013-10-12 18: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2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路过,还是把心里想说还没说完的话说出来,这个作品我认为还有提升的空间,起码我个人认为。按照你儿子的标尺是完全可以栽种微型盆景树,如同国家大展里的作品,另外,厚盆的挤迫感是比不上白薄盆的空灵和深远感。这应该不是传统的问题吧

点评

哈啥,不是我儿子,是我不足六岁的小徒弟.盆上的苔藓全由他收集并铺切的.我在旁指导他.  发表于 2013-10-12 20: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2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花痴 发表于 2013-10-12 15:53
又一佳作!百看不厌有点夸张我确实睇了不下10次。

只因为你的作品真的好吸引。

点评

多谢夸奖了  发表于 2013-10-12 22: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2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好作品

点评

多谢关注  发表于 2013-10-12 22: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2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庸之道 之道中庸之作!

点评

多谢了  发表于 2013-10-12 22: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3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昨见实物,的确好野。

点评

谢了  发表于 2013-10-13 13: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3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意念深邃,好作品。

点评

多谢夸奖,  发表于 2013-10-13 18: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3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含义好,内涵深,评淡的回味,引发童年的乐趣。怡情的盆中景,有怡悦的构思。

点评

叶老点评内涵更凸出。此帖内童趣成了多亮点,人大了,归真返璞,总会不经意地流露像童年那样的天真,乐融融玩味盆趣。  发表于 2013-10-14 00:30
多谢叶老师的关注,自中山网友聚会相谈后,已有半月了,以后有机会再详谈之.顺祝安好  发表于 2013-10-13 23: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4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注册成功。今晚可以发帖了。

点评

祝贺注册成功,论坛欢迎你的加入!\(^o^)/~\(^o^)/~\(^o^)/~  发表于 2013-10-14 15:14
祝贺注册成功。期待新作。  发表于 2013-10-14 13: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4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矮仔大树 于 2013-10-14 15:18 编辑

O(∩_∩)O哈哈~【中庸之道】和【中庸之弟】之间冥冥之中有什么联系吗(⊙_⊙)?是我自作聪明了,开个玩笑!嘻嘻!






O(∩_∩)O哈哈~原来是这样啊!

祝贺【中庸之弟】拜师成功!同时也祝贺【中庸之道】喜得爱徒!\(^o^)/~\(^o^)/~\(^o^)/~

点评

我与【中庸之弟】是在十多年前一起向中国杰出盆景艺家李伟钊先生拜师的,师弟主攻岭南风格的『砚池式心境系列盆景』课题,我主攻岭南风格的『依稀印象水旱系列盆景』课题,双方各有所则重.争取达到1+1≥2效果.望指导.  发表于 2013-10-14 16:30
他是‘中庸之道’的师弟,所以叫‘中庸之弟’。亦就是在你编辑的那张照片我旁边那位。  发表于 2013-10-14 14:25
哈哈,报告大树版,他是我师弟,昨晚注册成功的,  发表于 2013-10-14 14:21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4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熹宗 发表于 2013-10-10 09:18
构思新颖,理念与时俱进。

肖生——好作品,欣赏了!

点评

多谢王生支持.  发表于 2013-10-14 23: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4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坡地稍高的地方 放2-3只山羊  可不可行?

点评

你好,你的意见有建设性的一面,但你有否想过: 1.山羊与牛的比例问题,牛的长度不到4cm,况且牛是最近点.2.表达的内容与点缀物的关系.  发表于 2013-10-14 23: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4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绿油油 发表于 2013-10-14 23:13
坡地稍高的地方 放2-3只山羊  可不可行?

因为作品起名为《牧耕图》了--作品的布局创作是围绕主题来展开的。


牧--指的是放牧。
耕--耕种,在以前的农村耕田的工具通常是用牛来耕作。
如果坡地稍高的地方 放2-3只山羊就喧宾夺主了,我觉得实在没有这个必要了!

                              以上是我个人的理解,不知道对否?

点评

大树兄高明,一语中的.这就是〝表达的内容与点缀物的关系.〞  发表于 2013-10-14 23: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5 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

点评

多谢了。  发表于 2013-10-15 07:12
多谢了。  发表于 2013-10-15 07:12
多谢了。  发表于 2013-10-15 07:12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5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耐看的一盆作品,在我心中已是金奖!

点评

多谢夸奖。  发表于 2013-10-15 08: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5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抄人地诗噶,唔知合唔合意境

点评

太有才了。呵呵。  发表于 2013-10-15 14: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5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佳作也。

点评

谢了  发表于 2013-10-15 22: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5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绿油油 发表于 2013-10-14 23:13
坡地稍高的地方 放2-3只山羊  可不可行?

其实我想加羊的 原因 是 觉得这幅作品的景象 放牧的气氛较浓,有点像山边的农户在一处丘陵地带 种种作物 养养牲畜的感觉。 如果纯耕田的用水牛 多在大片的农田上用。 如果在丘陵混合的种养, 牲口大多用来蓄养的用途,牛可能养来吃, 可能会养好几种动物。 所以想着加点羊上去。

点评

哈哈,绿油兄才到来,这群水牛干了一整天,肚饿正在吃草呢,羊群已赶回家了,所以你未见着.嘻嘻.  发表于 2013-10-15 22: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6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

点评

多谢  发表于 2013-10-16 09: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岭南盆景网(广东省盆景协会主办) ( 粤ICP备14059233号 )

GMT+8, 2025-7-6 22: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