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盆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96|回复: 7

出嫁的中华蚊母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11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出嫁的中华蚊母5




DSC0203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2-11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2034.JPG



DSC0203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1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靓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1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品种还不太认识,惭愧。麻烦园主介绍一下。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2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2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2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想不起哪里见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12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荷香园主 于 2014-2-12 20:05 编辑
开心盆景 发表于 2014-2-11 17:07
这个品种还不太认识,惭愧。麻烦园主介绍一下。


中华蚊母树(学名:Distylium chinense (Fr.)Diels)为金缕梅科、蚊母树属常绿灌木,主要分布于长江及其支流两岸海拔150m以下消落带的陡峭山坡上和石壁中。其树型独特,蔸盘粗壮,枝干短曲苍老,根悬露虬曲,奇异古朴,是栽培盆景最理想的材料,具有颇高的观赏价值;其根系发达,盘根错节,硬如铁丝,且具有极强的喜湿耐涝和抗洪水冲击以及耐沙土掩埋的特性,是三峡库区消落带防沙固土的理想树种。三峡成库后大部分中华蚊母树群落原生境被淹没,其原生种群的也随之消亡。

常绿灌木,高约1米;嫩枝粗壮,节间长2-4毫米,被褐色柔毛,老枝暗褐色,秃净无毛;芽体裸露、有柔毛。叶革质,矩圆形,长2-4厘米,宽约1厘米,先端略尖,基部阔楔形,上面绿色,稍发亮,下面秃净无毛;侧脉5对,在上面不明显,在下面隐约可见,网脉在上下两面均不明显;边缘在靠近先端处有2-3个小锯齿;叶柄长2毫米,略有柔毛;托叶披针形,早落。雄花穗状花序长1-1.5厘米,花无柄;萼筒极短,萼齿卵形或披针形,长1.5毫米;雄蕊2-7个,长4-7毫米,花丝纤细,花药卵圆形。蒴果卵圆形,长7-8毫米,外面有褐色星状柔毛,宿存花柱长1-2毫米,干后4片裂开。种子长3-4毫米,褐色,有光泽。

中华蚊母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可达5米,树冠开展。嫩枝端具星状鳞毛,小枝呈Z字形。顶芽歪斜,暗褐色。单叶互生,叶厚革质,光滑,椭圆形或倒卵形,顶端钝,既不宽楔形,平滑无毛,背面叶脉略隆起,全缘。4-5月开花,总状花序,苞片针形。
1、中华蚊母可在春夏季节扦插繁殖,还可在春季用播种法繁殖。等小苗长到合适的大小时进行造型。也可用生长多年植株矮小、苍劲古拙的蚊母老桩制作盆景,一般在春季发芽前或雨季移栽,移栽前先对树桩进行一次粗剪,剪去多余的枝条,根系也要适当修剪,剪除过长的主根,多留侧根和须根,挖掘后做好保鲜保湿工作,先栽在瓦盆或地下“养坯”,等成活后再进行造型,并移入细盆观赏。
2、中华蚊母枝条柔韧,萌发力强,耐修剪,适合制作直干式、曲干式、斜干式、枯干式、双干式、悬崖式、临水式等不同形式的盆景,叶片较小的中华蚊母、中华细叶蚊母的树冠常加工成规整的云片形,而叶片较大的蚊母、杨梅叶蚊母的树冠多制作成潇洒飘逸的自然形。加工方法采取扎、剪并用。
3、对幼树的造型应按照设计逐步进行,并注意对根的培养提升,使之悬根露爪,以表现其古朴多姿。对于生长多年的老桩则要因势利导,因桩造型,尽量利用树桩的原有形态,辅以牵拉、蟠扎、修剪等手段,以突出其自然美。
4、中华蚊母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半阴,稍耐寒。已经成型的盆景生长期可放在室外光线明亮、空气流通处养护,平时保持盆土湿润,避免干旱,经常向叶面喷水,使叶色浓绿光亮;每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夏季高温时要避免烈日曝晒,以免造成叶片边缘枯焦。由于其长势旺盛,萌发力强,应经常摘心、打头,剪去影响树形的枝条,以使盆景紧凑美观。
5、冬季移至冷室内越冬,温度控制在0℃至10℃,不要浇太多的水,使植株休眠,以利于来年的生长。每年春季发芽前对植株进行一次整形,剪去过密枝、过长枝、病虫枝以及其他影响树形美观的枝条,促发新的枝叶,以提高盆景的观赏性。
6、由于中华蚊母是观叶树种,花期应及时摘除花序,勿使开花、结果,以保证叶片的正常生长。每2年至3年的春季翻盆一次,盆土要求含腐殖质丰富,肥沃疏松,排水透气良好。
     
     繁殖培育:可用播种和扦插法繁殖。播种在9月采收果实,日晒脱粒,净种后干藏,至翌年2~3月播种,发芽率70~80%。扦插在3月用硬枝踵状插,也可在梅雨季用嫩枝踵状插。移植在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或2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需带土球。栽后适当疏去枝叶,可保证成活。也可以用无性繁殖。

     中华蚊母树 D. chinense Diels 的特征是,小枝粗壮,被星状柔毛,节间极短,叶窄长椭圆形,长2-3厘米,近先端有2-3个锯齿,叶脉不明显,叶柄长约2毫米。它和小叶蚊母树 D. buxifolium Merr. 是能够区分开来的。后者小枝纤细,节间伸长,叶倒披针形,全缘,或仅在先端两侧各有1个小齿突,但不具锯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岭南盆景网(广东省盆景协会主办) ( 粤ICP备14059233号 )

GMT+8, 2025-7-20 01: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