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如白驹过隙,弹指间30年过去了。
记得1986年初春,到公园捡几粒榕树种子,用水漂洗干净阴干后,用泥巴围在60多公分高的英石顶上,直接将榕树种子放在里面种植,用种子种植是为求得薯仔榕附石,用榕树气根种植是没有薯仔的。二、三年后榕根慢慢垂下到盆面,再逐年整理根系使每条薯仔根能够紧贴英石,根据植物向上生长的原理,加快成形速度当年没有截主杆,用主杆弯下做飘枝,则枝代替作为主杆,经过几年蓄枝、弯曲、剪枝、造型,7、8年后是一盆还不错的薯仔榕附石了。
90年代中前期,榕树是玩盆景的大热门树种(正如现在的山桔),有盆友出价2500元要这盆薯仔榕附石,没有割爱,当时2500元已经是我好几个月工资了。
早几年因照顾年老多病的双亲,无暇照料这些心爱的树仔头,待送走双亲后,大部份树仔头都已归西了。当时主要玩的是雀梅、榕树等,雀梅已经全部玩完了,阳台是很难玩好雀的。这盆薯仔榕附石的薯仔长成气根了,气根已经基本包满英石,枝条变形,现在只能依稀看到当年薯仔的风采了。风水轮流转,榕树现在已经是较冷门的树种了,本想放弃取块英石出来玩其他细叶树附石,但想想这30年的岁月不易,早期玩的树仔头只有几盆了,于是重新将长得太长的枝条剪短再蓄枝,枯枝的托位带枝补,后来多长的气根不动了,现在看看还可以吧。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乔木类速生快长的树种玩附石盆景,几年时间就可以初步有形可观赏了,但容易走形,特别是树根长得快,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