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盆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798|回复: 43

台州名家-陈再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2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趁着端午假期约上好友,驱车前往台州市黄岩区,50分钟即到,在雨中寻寻觅觅终找到,进门喊一声陈老师,第一次见面就受到热情招待。
这里是黄岩梅桩爱好者的一个重要园地,也是全国梅桩的集散地。良好的地域、人文环境,蕴育了一批出类拔萃的盆艺高手。

以下为复制的内容:
在台州众多盆景玩家当中,陈再米是一位佼佼者,其创作的盆景在饱含野趣的基础上,又展现出千姿百态的艺术个性。
陈再米曾多次获得国内各项盆景赛事大奖,他还得到园林及花卉研究泰斗陈俊愉院士亲笔题写的“自然者为上品”之赞誉。
两作品入选“100盆中国顶级盆景”
2013年9月,首届中国盆景国家大展在广东中山隆重举行,这是中国盆景史上最高规格的专业展会,此届盆景大展的重头戏是汇聚了100盆全国最顶级的盆景。
而这100盆的盆景,是由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组成专家团奔赴全国各地,从成千上万盆盆景精挑细选出来的顶级精品。其中,陈再米送展的《万众一心壮中华》和《将军风采》两盆盆景入选“100盆中国顶级盆景”。《将军风采》能够获奖,对于陈再米来说有着不凡的意义。从最初的雀梅桩到如今呈现出将军风范,陈再米栽培了整整29年的时间,而他的女儿今年也刚好29岁。“我在这株雀梅上付出的心血可能比在女儿身上还多,”陈再米说,光是一根枝条上的两个转角,他就栽培了近8年的时间。而得到这株雀梅,陈再米也费了不少功夫。29年前,陈再米听说有人在三门的深山腰里挖到37公分长的雀梅桩,并拿到临海汛桥镇卖。得到消息后,他立马骑着自行车从黄岩城关镇赶往汛桥,生怕有人捷足先登。在一个半小时的骑乘后他赶到汛桥,可陈再米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原来卖家将其藏在稻草堆里,最终他还是买到了心仪的树桩。“好的树桩是可遇不可求的,它对创作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盆景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陈再米说,现在好的树桩越来越少,他已经十几年没有买到好的树桩。痴迷盆景,一头扎进艺术的海洋。1958年,陈再米出生在黄岩九峰山下,幼时的他便对花花草草有着浓厚的兴趣。高中时代,陈再米就经常组织同学去九峰山或丫髻岩,寻找有趣的花草带回家种植。1976年高中毕业时,陈再米已经在家种植了近百盆的花草,不仅家里的门窗、阳台上都是,连邻居家的天台也成了他的后花园。种得越多,陈再米就越痴迷,慢慢地纯粹的种植已经无法满足他的需求,他迷上了园艺和盆景制作,从此无法自拔。当时,从事盆景创作的人并不多,也没有相关书籍可以学习,直到1981年陈再米才拥有第一本盆景书,而且还是托单位同事从杭州买来的。
陈再米只能自己摸索,他发现《红楼梦》、《三国演义》等连环画中有不少盆景的造型,于是他就研究画中的盆景改进自己技术。参加工作后,他的业余时间几乎全花在根艺、盆景的制作与研究上。改革开放后,从事这行的人越来越多,周围山上的桩头早就被人们采挖一空。于是就有了专门到全国各地收集桩头的专业户,为了能在第一时间从他们这里买到好的树桩,陈再米专门在搞桩头人的邻居里发展了“线人”。只要拉桩头的车一回来就打电话通知他,不管多晚骑车就去。1987年的时候,陈再米已经栽培了200多盆盆景,家里实在放不下这么多盆景。为了更好地养护它们,他在黄岩劳动南路延伸段租了2亩地。后来,又搬到了药山,创办了黄岩梅桩盆景长廊里第一家盆景园。

  盆景作品频频获奖

  经过多年的钻研、学习,陈再米创作的作品越来越成熟,渐渐形成自然苍劲、简洁明快、气韵生动、苍古入画的自然式盆景艺术特色。他开始在国内各项盆景赛事频频获奖,也越来越受观众的喜爱。
1989年,陈再米创作的盆景《有志不在年高》获第二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佳作奖,这是他获得的第一个国家级奖项。同年,他在黄岩文化馆举办盆景根艺个人展,受到观众热捧,轰动一时。其作品《春消息》在1994年天津全国第三届盆景展评会上获银奖,并被选为1995年第二期《花木盆景》的封面彩图刊出。谢公望先生曾经这么评价该作品:这是一盆人见人爱的桩景,整个桩景构图合理,树相雄浑,形见神韵,内透生机。1996年,陈再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04年,被授予“中国杰出盆景艺术家”称号。同时,他的盆景作品和文章不断在《中国花卉盆景》、《花木盆景》、《中国花卉报》等刊物上发表。其中,2009年陈再米在《中华梅讯》上发表的文章《浅谈黄岩梅桩盆景的欣赏标准》最具影响力。他根据几十年的创作和鉴赏心得总结出,黄岩梅桩盆景创作是参照“古、奇、曲、老、瘦”五字欣赏标准选用百年以上野生梅桩经嫁接而成,经盆艺家参照五字欣赏的要求去精心挑选创作。2009年1月,梅花桩景《玉龙闹春》和《客醉花能笑》参加中国第十届腊梅梅花展览会荣获两个金奖。2011年,经过层层推荐现场考评陈再米被授予“中国盆景高级技师”称号。

  盆景艺术亟需传承

  在陈再米的盆景园里,有近50个品种,500多盆形态各异的盆景,使整个院子充满了高雅的情调。尤其是在精品园里,一盆盆丰姿逸骨的桩景,俊彩星驰,令人赏心悦目、目不暇接。这些盆景都是陈再米经二三十年时间打造而成,他参照画理、枝托定位和蓄养嫁接,采用黄岩杂木盆景的修剪法和结合梅桩盆景的特性,创作出曲折多变、枝断意不断、苍古入画的自然式盆景之神韵。“只要一有空我就会来盆景园,只要往那一站,整个人就会心旷神怡起来,倦意顿消。”陈再米说,他非常享受自然的回馈,这大概也是他乐而不疲的原因。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陈再米一直想把盆景技艺传给他人,但想学的人却寥寥无几。陈再米说,去年的首届台州工艺美术节上,主办方曾对参展盆景的艺术家年龄有所限制,将更多的机会留给年轻人。“但最后发现,台州30岁以下玩盆景的大概只有两三个。”陈再米说,盆景行业已经面临严重的老龄化问题。
“养盆景很辛苦,从最初的挑树胚、开始盆景创作,到嫁接根系、枝叶、绑缚枝干、根系整形、长期的种植养护等等,过程漫长而复杂,如果没有十分的细心和耐心,很容易功败垂成。”陈再米说,“有的时候,花了好几年的时间,也只能看着它们长成一株小苗。”陈再米说,搞盆景艺术还需要文学、植物学、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不经过几年时间的修炼是不行的,而且还要真正耐得住寂寞,有事业心和忠诚度。“并且如今市面上好的树桩动辄数万元,一般的也要三五百元,年轻人根本买不起。”陈再米担心,过个几十年台州盆景行业可能就不复存在了。










天公不作美,从早上九点半到达一直到下午3点半离开时都是断续的阵雨,期间碰到问题时而走出陋室现场指导解说,时而进屋喝茶叙事。
其实真正支撑台州盆景的是杂木盆景,梅花作为异军突起表面上支撑着台州盆景,他真的很担心他们这一代人收山之后,台州盆景后继无人
他也谈到周修机(台州鹤立素材),走在前面,素材全部苗培。

老师把真正自己这么多年的种植养护经验倾囊相授,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1.雀梅没有功成身退直说,掌握它的习性,适时的修剪和移植。
2.金豆千万不能使用草木灰,因为碱性太重。
3.未来的花果类盆景比成为主角。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09: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君 于 2015-6-22 10:13 编辑

榆树的红叶技术,曾发表于花木盆景杂志

来源:《花木盆景(盆景赏石版)》2008年第09期 
阳历9月选择生长良好的榔榆盆景,给其施肥一二次,促进树势旺盛并积蓄充足的能量。到9月下旬把成型的榔榆盆景作品的叶子全部摘光,并精心修剪,剔除病虫枝、无用枝。10月上旬,要控制徒长枝并及时摘心,防止嫩芽尚未木质化就遭受寒冬的侵袭。此时气温开始走低,树木的生长很是缓慢,只要掌握盆土干湿度,不要浇太多的水,不然的话就会导致盆景提前掉树叶,影响观赏效果。待12月下旬,榔榆盆景经低温,并且在初霜期让榔榆盆景经霜冻二、三次,此时叶子开始由绿慢慢地变为红色了。这时植物花青素分解的越多,叶子就越红,红叶在枝头长达约一个多月都不掉,一盆娇艳如火、情致可爱的榔榆盆景作品就会在寒意正浓的冬日呈现在你的眼前。
  ――摘自本刊2008年第9期《榔榆冬日胜红枫》,作者陈再米。
IMG_20150621_125328.jpg
IMG_20150621_12530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10: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君 于 2015-6-22 11:13 编辑

2013中山古镇国家大展 - -《将军风采》
IMG_20150621_142824.jpg
IMG_20150621_142821.jpg
IMG_20150621_12465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10: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陈老师的陋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10: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陈老师的陋室
IMG_20150621_124727.jpg
IMG_20150621_124721.jpg
IMG_20150621_124717.jpg
IMG_20150621_124700.jpg
IMG_20150621_124649.jpg
IMG_20150621_12470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10: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趁着雨停的间歇,讲解分享自己的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10: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趁着雨停的间歇,讲解分享自己的经验
IMG_20150621_124752.jpg
IMG_20150621_123647.jpg
IMG_20150621_124615.jpg
IMG_20150621_124550.jpg
IMG_20150621_124318.jpg
IMG_20150621_12363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2 10: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2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打从我刚刚学习玩盆景那年,就从盆景书籍杂志欣赏过陈再米老师的盆景作品图片,再到后来在中山古镇‘‘首届中国盆景国家大展’’上现场近距离欣赏陈再米老师的《万众一心壮中华》和《将军风采》让我过目不忘,但是一直是闻其名不见其人[可能我没有刻意在网上和书刊杂志去搜索他的相片],直到在本帖见到陈再米老师本人的相片是那么的纯朴!还有他现在盆景场的屋子的确简陋了一些,梅君说的【陋室】,相比起现在很多的盆景园,花场,园艺公司的屋子有高档次茶台,沙发,空调,艺术摆件。。。一点也不过分!钱舍得花在买桩头上也不舍得改善场地房屋的居住环境这就是对盆景的狂热。。。。。。向真正热爱盆景的陈再米老师致敬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2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名家作品,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2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2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2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米老师别担心,万众一心振盆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2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2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2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谢谢梅君兄分享,希再接再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2 14: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2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梅君分享!并希望继续发象这样好的帖子上来让我们大家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2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佳景 于 2015-6-23 18:26 编辑

陈再米是黄岩玩盆景的佼佼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2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玩盆景的大家。敬佩!!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2 15: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2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矮仔大树 发表于 2015-6-22 10:53
打从我刚刚学习玩盆景那年,就从盆景书籍杂志欣赏过陈再米老师的盆景作品图片,再到后来在中山古镇‘‘首届 ...

三人行必有我师,鹏少,你的盆景资料大脑容量、辩知、熟记度,是我必须要说的一个“服”!
这就是天赋、兴趣、后天努力的结晶。
人生几十年太短,为有认识您,感到庆幸、自豪!
(珍珠般真的真心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2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有名师居邻左,
且就小榻展琴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2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豆千万不能使用草木灰,因为碱性太重”
比金子金贵的宝贵经验,怪不得我的金豆,驾鹤西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2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台州30岁以下玩盆景的大概只有两三个”
梅弟,你勉强算一个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岭南盆景网(广东省盆景协会主办) ( 粤ICP备14059233号 )

GMT+8, 2025-8-2 18: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