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盆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88|回复: 12

林鸿鑫老先生作品(何日君再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4 10: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原会长,《中国花卉盆景》总编辑苏本一先生作以下点评,文如下:松林斜依,流水东去。山依旧,人不留,挥手试问,何日君再来?作品中三棵五针松渐次而上,弯曲态势一致,均向坡底倾斜而生,其枝叶苍翠繁茂,有层次感。石材选用精心,造出树和石的和谐并存,坡上和坡下两人尤为糈典,其相依相别之情和景物油然融为一体。虽然是多年前作品,其技艺和其诗情画意的意境值得本人借鉴与学习。

697339

697339
发表于 2015-11-4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欣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4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4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4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学习,用盆感觉不大配景树.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4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前辈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4 12: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4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4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休止符 发表于 2015-11-4 11:42
值得学习,用盆感觉不大配景树.


赞成     感觉用汉白玉无沿水旱盆更能体现旷野之感,以衬托松之苍劲飘逸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4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依我看,此景并非表示松树顽强的生命力,盆面过于光秃、干涩,与树下水面、苍翠繁茂的枝叶不协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5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代在进步,审美情趣也会发生变化。
向前辈们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5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5 16: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老前辈们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岭南盆景网(广东省盆景协会主办) ( 粤ICP备14059233号 )

GMT+8, 2025-8-4 19: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