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盆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曾宪烨

海版新进的半成品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5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5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能看到好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6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右边的构图要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6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6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桩身型老辣、奔放、野味十足——好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6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靓,有画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6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会画图
074121isty1duzt5qc11dx.jpg.thumb.jpg

点评

看此桩,这才是真正的 【观赏面】。苍劲.老辣.野趣.一一入味,任君发挥想象力吧.............  发表于 2012-5-28 20: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6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复件 2012-5-24-22-23海版的半成品雀: .jpg
好繁杂。取势左主右宾,尽量用尽原生枝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7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桩,好帖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7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7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7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8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听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8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觉得13楼的比较舒服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9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31 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31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雀林较复杂,考虑到树种不适宜作大杆截弃,因材造型为好。

谈造型中的常规与破格
广东  阳江  曾宪烨 
常规是指前人总结的美学规律、美学共识,是盆景造型过程中一些最基本的规律。是一“中间值”。正如数码相机中的全自动一样,照出来的相不是最好,但中规中举。这,对于一些已全面掌握了盆景造型知识的人来讲,这些规律也成了束缚思维的绊脚石。清,大画家石涛云:“法无定法,无法之法为至法”。讲的就是绘画中的破法这一创新之道。
图一是卓建成先生年初购进的雀梅巨型桩。原桩主地培8年各杆新培枝已有5到6节,呈半成品相。
从桩相看,杆多、杂乱,主次不分。优点是桩大、连体,头根部苍莽、怪劲。如果以常规的观念来造型,必须截弃一杆,分清主次。但考虑到这桩树种是雀梅,现时截弃大杆,树桩有崩边、坏烂的危险。为此,思考良久,决定借用粤剧“六国大封相”之意、以热闹、喜庆、吉祥为题来进行改作造型。
《六国大封相》內容描述苏秦游說六国,以合縱策略,联盟抗秦,最后六国諸侯共同拜苏秦為六國丞相,並送其衣錦还乡的故事。全剧出場人物众多,由全班各行角色分別饰演,阵容鼎盛,场面热闹,色彩缤紛。是年节喜庆节目的首选。
主题决定后,依此进行改作。桩分左右两大组,截弃一些交叉杆和有碍主题表现的托,理顺托与托之间今后的空间走位、分清主脉、次脉。适度截根、调根以利今后上浅盆。现盆,长120CM宽60CM、高25CM。给人的感觉是盆身过高,最后的观赏盆应减半为好。见图二。
图三是以《六国大封相》为题画的成型设计图。树相、枝法偏重于自然野趣,以雄浑、热烈为重点。整体势韵左倾,如前进卷动着的的海浪,力厚、势强,但又符合盆景的造型规律。这是一破格的设计,不一定为众人所接受。
不囿于绳法,“无法之法为至法”才是这桩追求的最终目的。
成3.jpg
成2.jpg
成1.jpg
成4.jpg

点评

喜欢。  发表于 2012-8-31 17: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乔木 于 2012-6-1 17:43 编辑

认真学习,细细体会,谢谢老师
   “无法之法为至法”

点评

这样正真的大师才能化无法为有法。曾老师的盆景造型真是出神入化、炉火纯清、、、、、、  发表于 2012-6-4 22: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学习的好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面对这样条件下的树桩下,破这格是可以接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岭南盆景网(广东省盆景协会主办) ( 粤ICP备14059233号 )

GMT+8, 2025-7-3 22: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