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廖志明 于 2014-8-2 12:17 编辑
曾老师设计很到位,充分根据桩材基础主杆强烈扭转以及立身向势为中心,着眼后期延续伸展如何将主脉在千回万转中夸展腾挪开来,线条跌宕起伏加大了韵律跳动效果,视觉效应得到充分透视聚瞧原理,画面美感充溢。此素材也可多种选择造型路向,如倒挂抬头.抱盆揽月式等,然以现状基础,曾师的探枝悬崖造型选择最为理想。
此作品最终效果尤其重要,粘着盆边便减弱灵动性。以此作为例,根据选择素材树木属性愈合能力强特点,有必要融入雕凿技法。此桩基础肥大肉赘紧缩,导致线条美感锐减,应用雕凿点缀出转折变化的藏露掩影,肌理斑驳见苍古沉稳,气韵流向清晰,瘦削坚韧与刚柔遒劲,体味出暗里漩涡的张力。整体美感虽垂下而不失态,抗冲而内刚外柔,灵动洒脱,这便是画跋里的纯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