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盆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廖志明

复式运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3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跃 于 2014-8-4 00:33 编辑

一代宗师?开天辟地?廖志明大师【顶背枝法】又创岭南盆景新枝法?一桩入围,放眼天下。用客家话说:【食倒两只黄豆,想上天】。用国语云;【忘乎所以】吧?年幼家贫,无力向学。乃至词不达意,如有冒犯楼主之处,还请多多谅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4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廖志明 于 2014-8-4 09:58 编辑
花。跃 发表于 2014-8-3 23:45
一代宗师?开天辟地?廖志明大师【顶背枝法】又创岭南盆景新枝法?一桩入围,放眼天下。用客家话说:【食倒 ...


本帖说出一些占便宜还卖口乖现象。盆景造型忌枝中的"顶背枝和顶心枝",本人一贯不认同这样的说法,事实也惯于运用。你喜欢数落他人尽情批评便是,没关系,非常理解你的一贯行事作风,千万别气坏五脏六腑就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4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家参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5 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花。跃 发表于 2014-8-3 23:45
一代宗师?开天辟地?廖志明大师【顶背枝法】又创岭南盆景新枝法?一桩入围,放眼天下。用客家话说:【食倒 ...

说得 说得妙 玩盆景各有各玩,也可以试下枝下枝(托下托),一定要学别人 玩者,自得其乐,各有各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5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于自然高与自然,钻牛角尖有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5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博采众长,消化吸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5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5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廖志明 发表于 2014-8-3 00:39
没有说你哦,不要对号入座。
继续跟你说点树木造型形式和技法运用有关问题
比说松树和柳树的关联点

玩者 别人就喜欢松玩柳式又如果 你的所谓托上托就叫创新 咸鱼白菜各有喜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5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6 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柴山寺 发表于 2014-8-5 18:36
玩者 别人就喜欢松玩柳式又如果 你的所谓托上托就叫创新 咸鱼白菜各有喜爱  ...

乜叫对号入座 本身你廖仔发此帖就自已为事 崖吾抵得你讲2句 你个名无听过 岭南玩松的知道韩学年,你知道他有一个作品叫:松风柳韵吗?松树当柳树玩 你识吾识玩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6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柴山寺 发表于 2014-8-6 03:39
乜叫对号入座 本身你廖仔发此帖就自已为事 崖吾抵得你讲2句 你个名无听过 岭南玩松的知道韩学年 ...

我在9#谈及盆景造形应依附素材本属性作具体分别对待,这与韩师松树作品<松风柳韵>没有丁点儿相悖,稍有些盆景理论知识以及对树木自然学科理解的盆景爱好者,也不会像你那样的理解程度。若说理论探索和深究盆艺造型学识,喜欢抬扛星火点燃乃是对气氛活跃大有帮助,对深度邃通起着润滑剂作用。但是,以烂泥取闹方式于事无补!要说你雄起,也未具备"狼图腾"的天性!温馨提示你,"心俗眼必俗,品高艺自高。"。摆正心态,多学多动脑,加强內修是从事盆景艺术创作者必修课程。
不想说你内心有多空虚,对盆景艺术有多空白,你若想知道多些有关盆景知识,等有空,韩师松树作品<松风柳韵>,我再作学述上剖析。
b7003af33a87e950c5e2a8cc10385343faf2b49d.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链接有关<顶心枝>此帖的个人观点,欢迎大家评论辩博。
http://www.lnpjw.com/forum.php?m ... page%3D1&page=3
谈谈以岭南技法构思的设计图或盆景,个别认定盆景正面观无须分杆遮挡或分枝在中部掩映,正面正向枝不可取。而在蓄枝方面长短几乎等尺,每节尽见硬角,忽略以 长短相接.曲直互用.刚柔并蓄这些艺术共性。更有些盆友把截杆蓄枝手段比作意境的象征,成了意境代名词。截杆蓄枝在制作过程也属步骤实施法则,讲究巧妙运用与技法恰到好处,所体现的枝节力道和构造的空间美感,更好为托出意境服务。当然,将技法综合起来便成为技法语言,从这些语言体味形中之景,再以拟定题意从枝节的微妙变化,感受形外之境,象外之意。技法运用,此过程与表达作品内涵情趣有关系,属间接关联表达。技法称实境诱发出虚境(意境),由审美想象的空间开拓虚境,实境与虚境两者在形象中不可互换。比说,由于在造型形式上须要赋予某种行为的缺憾美,通过截杆或缩短技法留残余营造缺憾美,因寓情于景而作系列式艺术加工,目的留下更多想象空间让欣赏者思考,进行一系列思维活动过程,彰显作品的魅力,使到欣赏者产生共鸣,产生画面感,完成完整的作品就是欣赏者。换言之,尽展作者的思维调动能力和艺术手段的感染力。
在此,对顶心枝说法个人有看法,我们欣赏的是大自然美景,以缩龙成寸妙思细作,以浓缩精华的聚拢手段,在形式中赋予丰富的内涵,进入艺术创作的高境界,令人感受到鲜明活现的精神特质,去还原自然本色。那么,对于在造型中的正面正向中枝属顶心说法有待争议探讨。若从欣赏者的视线及高度作为衡量标准,延伸比顶心枝高一级的正向枝便成为笃眼笃鼻枝了,个人觉得从此感官而来的说法并非客观。当然,在制作时,过于锋芒毕露正向的枝尾和枯枝风骨,有必要作适度处理偏向,避开剑光寒气直逼欣赏者视线。而不是完全删改自然生长树貌的必有部分,迎合不全面的思路。高雅艺术随心而乐寓意抒情,神游天空自由奔放。从艺者应当意识到社会在不断发展,纵观历史规律的潜在变化,审美观也在进化。把握时代脉搏,溶入到日新月移的艺术创作大氛围,一切固有化表现形式都会随着时代浪潮而推陈出新。不受陈规束缚 格式化限制我们的自由发展空间。
言语有不妥之处,请大家畅所欲言,批评指正,谢谢!
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6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盆景造型所有素材都是因树木属性而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6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骑上墙头睇马打,摆正心态学下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6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廖志明 发表于 2014-8-3 00:39
没有说你哦,不要对号入座。
继续跟你说点树木造型形式和技法运用有关问题
比说松树和柳树的关联点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6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有位老师讲到某桩景,枝托上面还有自成一体的“树枝”意思是取一枝下来,植于盆,看上去就一棵树了。
学生觉得就先人画图而言,好像楼主所言的枝法在画法中也有存在。既然存在,谁先谁后,这不是母鸡---蛋----小鸡了吗?
盆景枝法,哪个申请有专利?恳请告之。
谢谢。
好看就是一句百姓对美的表达,也是对艺术的一种欣赏性描述,有文化的人喜欢描绘或者运用手法(文字)去表达对美的理解与张扬,而百姓通常就一个字:好!或者两个字:好看!   谁能完全体会到这个一个“好”字的意思呢?不也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踏云而来 发表于 2014-8-6 20:49
记得有位老师讲到某桩景,枝托上面还有自成一体的“树枝”意思是取一枝下来,植于盆,看上去就一棵树了。
...

此帖自始至终设有强调先后之分,只作个见发表而已。请你不要一厢情愿,为突出而节外生枝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6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跃 于 2014-8-6 21:22 编辑

树亦静而风又起,劝君且去守凉亭。“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7GGTA(QJKF%MU3Q]B@%X.gif 廖大师:放下,你就快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6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花。跃 发表于 2014-8-6 21:16
树亦静而风又起,劝君且去守凉亭。“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廖大师:放下,你就快乐了!

风谅话!挑逗话!幸灾乐乱话被你这;花.跃'占尽了!!!
艺术观点本没尽头!!!
争争各人主观观点不为过!!!
千万不要讽刺加挖苦!
如你有学识就应用图解和详说让广大网友敬之!服之!
不然你就是鬼扯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6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花。跃 发表于 2014-8-6 21:16
树亦静而风又起,劝君且去守凉亭。“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廖大师:放下,你就快乐了!

树本来不会静!见风摇!湖边闲看垂扬凤引木兰桡,知是岭南美树退小桥边,只能笑看岭南野树尽消遥!尽消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6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花。跃 发表于 2014-8-6 21:16
树亦静而风又起,劝君且去守凉亭。“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廖大师:放下,你就快乐了!

                有诗一首
            劝言
   执着何必求太真
   糊涂尚可醒精神
   淡然一笑天空阔
   平心静气好做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6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居园 发表于 2014-8-6 21:56
风谅话!挑逗话!幸灾乐乱话被你这;花.跃'占尽了!!!
艺术观点本没尽头!!!
争争各人主观观点不为过!!!

我也觉得他很虚伪,他要想做真和尚就因该去出家。和尚哪有他这么四不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6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圭峰山下 发表于 2014-8-6 23:06
有诗一首
            劝言
   执着何必求太真

又一个教人做人的“伟”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7 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邑散人 发表于 2014-8-3 18:53
王恒亮的单枝成景早就这样

古已有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岭南盆景网(广东省盆景协会主办) ( 粤ICP备14059233号 )

GMT+8, 2025-7-28 06: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