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盆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廖志明

请大家畅所欲言,多多批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廖志明 于 2014-3-1 16:29 编辑
圭峰山下 发表于 2014-2-28 22:25
据桩造型已到成熟期算是几好了,但对玩家来说不宜留可换纸。主要在飘枝出位太低,第三托借枝补空,观其型都 ...


若要体现松树的精神面貌和精神特质.以及体验作者借景抒情的精神气质,仅从一己固定偏好树形特征来涵盖松树气质,视线未免放得不够宽了。还是那句,我们了解大自然到底有多少,当深入大自然去观察,才知道自己是多么渺小。玩树造景之人,应当视野旷阔,广纳百川,能容纳各种在没有违背自然生长态势前提下的情景表现形式。有容乃大是也!
如果是新人这样理解也就吧了,想想也知道,对完全超出认知范围定难接受,又或属投石问路使然。不过,你都是玩盆艺资深老手了,在这里评论都会影响着后学,故有此回你较真劲辩论,还望见谅!强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吾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廖志明 发表于 2014-3-1 14:57
此话模棱两可,多谢。

石头应该高一点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廖老师,对树而论每个人看法都有所不同。桩来源于自然,也模仿于自然,艺术又高于自然,取于自然美的美感融入作品中,这是制作盆景的主要特点。我在电脑方面不懂绘图,没有更好的说服力。若如这棵松是我的我会在第三托出飘枝,将第一二托除去,这也是我个人坚持的观点,或许未必认同,只不过是各人之所好,什么树不树气那就见仁见智吧了。按树造型也是很多人接受的现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圭峰山下 发表于 2014-3-1 22:32
廖老师,对树而论每个人看法都有所不同。桩来源于自然,也模仿于自然,艺术又高于自然,取于自然 ...

强哥,请允许我样称呼,长者为哥乃人知常情一种尊称。我们都在年龄相仿.加上对艺术感基本在同一层面,用师称呼就免了。
像这样谈及自己的客观感受以及用词方式,我想不会有人拒绝,听取不同声音这是我的最终目的。在同一桩材,完全可以因人.因情.因偏好而选择完全不同的造型路向,这点是肯定。在以上回帖我都有围绕此核心,艺术形式属多样化,不拘一格,摒弃模式抄袭,独开生面,因感不同而变化无穷。对于"艺术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理解本人以前也谈及N次,在此就不赘言。对树而论才见和谐,谨守维系切磋技艺为目的。多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哥 发表于 2014-3-1 17:42
学习了,谢谢。

互相学习,多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点石仅属配角,意到便可,无须过多突出。自然界低石高树比皆是,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新手,,感觉养工挺好,是山松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廖志明 于 2014-3-2 12:18 编辑
圭峰山下 发表于 2014-3-1 22:32
廖老师,对树而论每个人看法都有所不同。桩来源于自然,也模仿于自然,艺术又高于自然,取于自然 ...


这盆松已经玩味十二年头,今年春才看到它头一次开花,而且整树仅有三朵,在这过程中开心吗?那是当然啦,就好比不会说话的儿子突然喊出爸妈声来,欢喜若狂的心情不言而知。虽然如此,看到它开花,我也没偖望它能有多大结果。。。因为,我心里压根没想着它有多绚烂,而是重视在这过程中所获取启蒙和心境怡养,寄托着自己的芳思。理解所说的言外之音否!
IMG_2108.JPG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丛林小雀 发表于 2014-3-2 12:03
我是新手,,感觉养工挺好,是山松吗。

谢谢欣赏,山松是也。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廖志明 于 2014-3-2 19:51 编辑
圭峰山下 发表于 2014-3-1 22:32
廖老师,对树而论每个人看法都有所不同。桩来源于自然,也模仿于自然,艺术又高于自然,取于自然 ...


强哥,移花接木将你的雀梅作品里的大飘托用上,看能否表达出你想要的效果,抑或再怎样修改。
IMG_2086.JPG
101541lnb9ziclb5bxhnob.jpg.thumb[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欣赏<向天借五百年>,杨洪基老师的雄厚底蕴,气势如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廖志明 发表于 2014-3-2 18:51
强哥,移花接木将你的雀梅作品里的大飘托用上,看能否表达出你想要的效果,抑或再怎样修改。 ...

论年纪或许我做哥了,多谢 ,但论玩松树我还得叫你做师傅的啊。我也明白玩了十多年的树是有感情的,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才盼望到今天的效果是来之不易的,如在回帖时简单表达所误会表示歉意。我的意思不是叫你改动这棵树,而是类似这样的新树桩设计时可以这样造,因为上六下四自然界虽然是有,但总觉得上重下轻,之所以能改为下六上四或下七上三,给人以雄伟和潇洒之感受。又多谢你设计这个效果图,树气有了,飘枝稍带软欠些力度,不同的造型枝的力度随树气而变。我种盆景虽然有一定的时间,但没有保留旧作,每完成一盆都找出它的缺点,就算旁人说好,在自已的心目中不外如是,我已经种到了可弃之,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提升,继续创新追求梦想,挑战未来。好了,一晚写这么多只能回一帖,祝好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3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菜鸟路过,感叹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学到这水平。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3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他说的也对,就把左一托杀掉吧。不过树也可以这样长的吧,整体的效果我认为就很美,怎么会没气质呢,当然我也认同巍巍高山松的气质,最起码谁都有不是金牌的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3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4 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廖老师,您偿试过在第一出枝位的树杆想办法把其弄成笔直的效果图吗?学生认为弄成笔直的效果似乎有另一种感受,感受到更伟岸。不知是不是学生审美的浅薄呢?请老师谈谈你的看法?或者此稍稍的曲是老师特意追究求其险?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4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圭峰山下 发表于 2014-3-2 23:31
论年纪或许我做哥了,多谢 ,但论玩松树我还得叫你做师傅的啊。我也明白玩了十多年的树是有感 ...

再谢强哥推心置腹此托稍见软的原因在出位抢向上,枝冠幅散结构与其他结实不太协调,见图。
IMG_2086.JPG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4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kevint 发表于 2014-3-3 17:30
菜鸟路过,感叹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学到这水平。

谢谢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4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七色彩云 发表于 2014-3-3 20:19
他说的也对,就把左一托杀掉吧。不过树也可以这样长的吧,整体的效果我认为就很美,怎么会没气质呢,当然我 ...

按你的想法也画一图
IMG_208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4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岭南盆景网(广东省盆景协会主办) ( 粤ICP备14059233号 )

GMT+8, 2025-7-22 07: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